“公转铁”, 让物资运输更环保、更低廉
发布时间:
2018-07-09 00:00
2017年,我国粗钢产量为83173万吨,钢铁业外部运输量高达37.43亿吨左右。我国钢铁企业的原燃料以铁矿石、煤、焦炭为主,铁矿石、煤、焦炭等原燃料的运输量占进厂运量的比例达到80%左右,铁矿石、煤、焦炭等原燃料的运输量占进出厂总运量的比例在50%以上。因此,铁矿石、煤、焦炭等原燃料作为我国钢铁企业的大宗稳定货源,在运量方面占有较高的比例。
布局清晰 推进运输结构调整
2018年4月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打赢蓝天保卫战,调整“四个结构”,做到“四增四减”。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调整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
随后,生态环境部提出,到2018年9月底前,山东和长三角地区沿海港口煤炭集疏港全部采用铁路运输;2019年9月底前,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地区沿海港口的矿石、煤炭和焦炭等大宗货物全部改由铁路运输方式,禁止汽运集疏港。交通运输部表示,以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为主攻方向,通过三年集中攻坚,到2020年实现全国铁路货运量较2017年增加11亿吨、增长30%,水路货运量增加5亿吨、增长7.5%,沿海港口大宗货物公路运输量减少4.4亿吨。
7月3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发布,明确提出要大幅提升铁路货运比例,推动铁路货运重点项目建设。加大货运铁路建设投入,加快完成蒙华、唐曹、水曹等货运铁路建设。大力提升张唐、瓦日等铁路线煤炭运输量。在环渤海地区、山东省、长三角地区,2018年底前,沿海主要港口和唐山港、黄骅港的煤炭集港改由铁路或水路运输;2020年采暖季前,沿海主要港口和唐山港、黄骅港的矿石、焦炭等大宗货物原则上主要改由铁路或水路运输。钢铁、电解铝、电力、焦化等重点企业要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充分利用已有铁路专用线能力,大幅提高铁路运输比例,2020年重点区域达到50%以上。此外,《行动计划》提出要大力发展多式联运。
至此,运输结构调整正式被列入国家行动计划。
事实上,天津港已于去年4月30日全面停止接收公路运输煤炭,到去年10月份,环渤海所有港口已不再接收柴油货车运输的集港煤炭。按专家测算,此举使公路通行沿线的氮氧化物排放量每天就减少了50吨,降低PM2.5年均值2微克/立方米以上,印证了“公转铁”能够从根本上、从源头上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提议。
落子有力 多方联动促“公转铁”
6月30日14时,唐曹铁路全线开通,首趟列车发车,标志着唐山在推进“公转铁”、打赢蓝天保卫战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唐曹铁路投入运营后,将成为丰南、市区(开平)、古冶、丰润、遵化和迁西等区域钢 铁企业货物运输的主要通道,唐山港曹妃甸港区的矿石疏港将实现“公转铁”运输。
作为《行动计划》中提到的重点区域,京津冀地区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已经开始行动。
资料显示,从今年5月份开始,唐山市加快推进钢铁企业铁路专用线建设。今年计划完成现有5家钢铁企业专用线改造,并新建6家钢铁企业专用线;2019年,新建10家钢铁企业铁路专用线,基本实现疏港铁矿石全部采用铁路运输。同时,拟新建的16条钢铁企业铁路专用线总投资约107亿元,并提出加快推进唐山新城建集团牵头组建铁路专用线项目公司。
实际上,今年2月27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就组织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公司与唐山市政府签订《关于加强唐山地区铁路集疏港运输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还与唐山市部分钢铁企业签署了运量互保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唐山市“公转铁”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曹妃甸港疏港矿石将从3月1日起逐步转由铁路运输,2019年将全部实现“公转铁”。
这些为我国钢企优化运输结构,多采用铁路运输,降低物流成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目前,我国钢铁企业进口原燃料的采购进厂一般采用水路运输接驳铁路运输或者道路运输的方式,国内原燃料的采购进厂一般采用铁路运输和道路运输的方式,熔剂辅料的采购进厂一般采用道路运输直供的方式;产成品的国内发运采用铁路运输和道路运输的方式,产成品的出口采用铁路运输或者道路运输接驳水路运输的方式。因此,我国钢铁企业要以此为契机,加快“公转铁”,外部运输尽量采用更加低廉且环保的铁路运输方式。
河钢物流园码头项目分为曹妃甸和黄骅港两个园区。据了解,目前这两个港口在货物苫盖、道路清扫、防止散落、作业过程控制、运输方式改变、优化及结构调整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减少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极大地缓解了企业环保压力。同时,铁路入住港区使得河钢物流的业务辐射面增大,业务进一步向内陆地区延伸。
首钢股份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发挥铁路运输绿色环保的优势,提升保供和保障能力,近期将在以下方面推进工作。一是结合水曹铁路建设,提升整体运输装备水平,打通首钢迁安地区和京唐地区的物流通道,同步对整体运输装备水平进行提升。二是合理布置港口物流,提高铁路运输能力。三是开展翻车机设备的改造和提升。四是提高煤解冻库能力,重点针对冬季卸车做出规划,提高对原料的卸车能力。五是结合生产进度、港口库存和发运进度,均衡组织好各港口货船到港和火车发运,使可控制的进口矿石、矿粉实现均衡到达。六是在产品发运方面,针对目前火车装车能力明显不足的现状,新建一条铁路,提高热轧成品库装车效率。七是针对卸车场地不足的问题,开辟新的卸车场地,提高卸车效率。八是推进产销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对供应物流、厂内物流、销售物流整体把控,加强过程跟踪和分析,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统筹管理能力。
未来可期 以物流升级带动服务升级
就在唐曹铁路全线开通的当天,6月30日晚8时,满载2100吨钢制品的列车从湛江钢铁工厂站缓缓驶出,标志着湛江钢铁产成品发运珠三角地区的铁路班列正式开通,打通了湛江钢铁产品走向珠三角的物流新通道,确保了产成品发运物流稳定性,进一步提升了用户服务。预计该班列的货物运输量可达3万吨/月。
事实上,“公转铁”政策的逐步推进,对钢铁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公转铁”政策推进的同时,河钢的港口公司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由于目前该公司铁路运输运量较低,不具备足够的运输和保障能力,致使河钢物流业务出现断层,吞吐量大幅下降,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较大的影响和冲击;另一方面,由于铁路线路暂时不能直接接入港口码头前沿,需汽车短途倒运,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极大不便,增加物流运输成本。
为减少“公转铁”政策给港口带来的负面影响,河钢两港口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相应的措施。河钢物流曹妃甸公司积极调整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比例,争取企业利益最大化;进一步强化与内陆地区,尤其是唐山、承德地区的一体化发展,同时借助河钢云商平台,建设信息化物流,从而达到物流、金融、资金流、信息流的结合和统一,为客户带来规模效益和多功能的配套服务,由此成为商品集散中心。河钢物流黄骅港公司与多家客户洽谈合作,进行铁路集港;与邯黄铁路公司、沧港铁路公司成立领导小组,协调铁路对接思路,编制铁路作业方案;与邯黄铁路公司调度部门密切联系沟通,协调好火车进出场作业;在内部加强对公司内职工和协力单位的管理,增加作业设备以降低火车单车生产作业时间;通过火车作业边卸煤边装矿、专人盯空等措施,在生产作业方面保证火车集港作业的有效开展。
大力发展铁路运输,这在钢铁行业并不是没有先例的。2014年12月31日,广西柳钢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揭牌仪式在柳州市鹧鸪江钢铁物流园举行。近年来,柳钢铁路运输公司紧紧围绕柳钢生产经营中心,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实现了运量的连连攀升。2017年,该公司完成运输总量4052.95万吨,同比增加近400万吨。
据了解,山钢集团的相关部门正在制订相关策略,以落实《行动计划》及相关部委提出的任务。(刘彦虎、王雪冬、刘赫、罗熔军、李斌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