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钢企盈利完胜大钢厂
发布时间:
2014-12-07 00:00
今年以来,黑色产业链经历了一波时间久、跌幅大、预期悲的爆跌行情。根据中国联合钢铁网钢材价格指数CUSPI和中联钢铁矿石现货价格指数CSI显示,螺纹钢指数从年初的3550点左右跌至当前的2924点,跌幅17.63%;62%进口粉矿指数由134.7美元/吨跌至69.4美元/吨,跌幅高达48.48%。随着冬季来临,面对钢材需求的不断萎缩以及原料端积重难返的供给矛盾,2014年的黑色基本回暖无望。然而,从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1-10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043.8亿元,同比增长6.9%,钢铁企业的盈利水平是在提高的。那么在这6.9%的增长又存在怎样的内涵呢?
1.统计局数据显示,14年1-9月,整个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累计实现利润为877.9亿元。这反应了我国钢铁行业的整体运行情况,其中包含了机械铸造业和钢铁冶炼及加工业。在发改委公布的1-9月钢铁行业数据中,钢铁冶炼及加工业为608亿元,那么剩下的269.9亿元即为机械铸造业利润,行业占比30.74%。
2.钢铁冶炼及加工业大体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企业,包括中钢协重点统计企业、非重点钢铁企业(均属炼钢-轧钢一体化)和独立钢材加工企业。中钢协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1-9月重点钢铁企业利润为192.8亿元,行业占比21.96%。则非重点钢铁和独立钢材加工企业利润总额为415.2亿元,占比47.29%,几乎是重点钢铁企业的2.2倍。
3钢协数据,1-9月会员钢铁企业累计粗钢产量48911.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9%,推算每吨粗钢利润39.4元,非重点钢铁和独立的钢材加工企业利润322.2元/吨。重点统计会员单位钢材产量47108.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6.4%,折每吨钢材盈利40.9元,钢铁冶炼及加工业平均利润为104.7元/吨。
综合上可以看出,在整个钢铁行业中,全国重点钢企的盈利能力是最低的。笔者认为,这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
1.小型钢企的运营机制比较灵活,对市场需求的反应更快。
2.大中型企业所背负的社会负担比较重,生产经营成本比小企业高,其中包括管理费用(员工工资、福利等)、销售费用(运输费用、库存费用、出差经费等)和财务费用(银行贷款所支付利息)。
3.通过中国联合钢铁网CSI62%进口粉矿指数与外盘的对比发现,今年2月下旬至9月中旬,港口现货贴水美元货达近7个月之久,最高时可以达到9.15美元/吨。大型钢厂为保证原料的稳定供应,与矿山签订长协是其首选。小钢企多数采取高频率、小批量采购低价现货矿的原则,将成本控制在最低。
4.大中型钢铁企业环保设施一般较为齐全,投入费用较小型企业高。有研究表明,先进钢铁联合企业的吨钢环保成本为100元-107元,相对落后钢铁联合企业的吨钢环保成本为36元-44元甚至更低。主要原因是落后企业除尘设施少,无组织排放较多,且烧结设备未配备烟气脱硫等。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